明月当空,微风轻拂,1200多位观众打着蒲扇、翘着脚听音乐,现场俨然一个露天草地派对。这样松弛、惬意的一幕,发生在上海夏季音乐节。
7月5日,年逾六旬的意大利口琴大师詹卢卡·利特拉,和张橹执棒的上海交响乐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举办音乐会。音乐会以“风从海上来”为名,浪漫又诗意。
“很高兴又能回到上海了。这个电话,我等了十年!”收到邀约时,詹卢卡很兴奋,如今终于踏上这片久违的土地。
柴可夫斯基的《圆舞曲》活泼轻快,普契尼的弦乐挽歌《菊花》缠绵委婉,两首浪漫主义的大师经典之作,为炎热的夏日之夜平添了一抹清凉。
意大利传奇作曲大师莫里科内的旋律也在现场响起,带观众穿行于《西部往事》《美国往事》《战火浮生》《天堂电影院》等经典电影音乐中。
詹卢卡希望,通过莫里科内的电影音乐唤起观众的回忆,也希望他们能够发现口琴的独特魅力,像曾经的他一样爱上这件乐器,“作为一名意大利演奏者,我希望能融入一些意大利元素。其次,莫里科内的音乐情绪饱满,口琴的音色恰能表达其中蕴含的情感。”
《皮亚佐拉协奏曲》则串联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的三首代表作:《再见了爸爸》《遗忘》《自由探戈》。皮亚佐拉不仅是作曲家,还是一位班多钮琴独奏家,“其实,口琴、班多钮琴、手风琴同属于一个家族。听众会发现,口琴演奏的那段音乐,与班多钮琴演奏的原曲非常相似,熟悉而亲切。”
在踏上口琴之路前,詹卢卡有17年中提琴的演奏经验,并在这个领域打响一定知名度。为什么会突然爱上口风琴?竟然和爵士音乐家图茨·蒂勒曼斯有关联。
这位音乐家以出神入化的口琴演奏、娴熟的吉他和口哨技巧闻名世界。1980年代,图茨来意大利演出,在一个欢迎晚宴上,15岁的詹卢卡目睹他为一位意大利歌唱家伴奏,“我被他的演奏深深震撼,仿佛坠入爱河。”
那时,口琴还没有在音乐学院设专业。1992年,他开始寻找和学习这件乐器。互联网刚刚兴起,他利用网络尽力搜索着有关口琴的信息,渐渐和口琴绑在了一起。
后来,意大利也开始举办一些口琴协奏音乐会,詹卢卡开始创作和改编口琴音乐作品,包括改编莫里康内的作品。经过多年努力,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已经开设口琴专业。
多年前,詹卢卡曾因一个爵士乐演出来到上海。如今,他再次踩在上海的土地上。不过,两次都很可惜,他只能在车上匆匆看两眼,还没有真正体验这座城市,“上海太大了,可能我只看到百分之一。”
2014年,位于黄浦区的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首次成为上海夏季音乐节的户外场地,彼此已经相伴走过十年。十年来,这片摇曳着微风、响着蝉鸣的绿色草坪上,上演了古典、民族、摇滚、流行等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出,引来无数上海市民“打卡”,也成为上海城市音乐生活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7月5日-12日,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有7场草坪音乐会,每天不重样:爵士上海大乐队将牵手爵士歌手刘可夫、爵士女伶陈胤希,带来老上海的绮丽慢歌;手风琴演奏家西多罗娃将与上海友人室内乐团联袂,上演手风琴三重奏;意大利萨克斯四重奏将以电影《美丽人生》为主题,上演影片同名配乐;两位“00后”古典新星金郁矿、王雅伦,将与新古典室内乐团一起奏响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