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小伙伴或许会问,不是叫“木管五重奏”吗,怎么还有铜管乐器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同揭开木管五重奏的“神秘面纱”吧。
仔细观察木管五重奏中的四种木管乐器,就会发现每一种乐器“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长笛音色清澈明丽、双簧管甜美抒情、单簧管饱满浑厚、大管深沉庄重,个性十足的它们似乎怎么样都无法成为一个组合,直到音色与木管乐器最为接近的圆号加入......
来自铜管家族的圆号音色包容性很强,既能弥补木管高低音连接性差的问题,又能使得整体的音响效果更加饱满。当这五种各不相同的乐器组合在一起,竟意外地奏出奇妙的“和谐之音”。在音乐家们不断地探索与尝试中,被专业人士称为“不可能存在的组合形式”的木管五重奏就以这样的组合发展下来了(此处应有掌声)。
室内乐作品对于每个乐句的处理要求尤为严格与细致,要实现这样和谐的效果,五位演奏家的演奏水准和默契程度将是决定音乐会成败的关键因素,既要凸显个性,又要寻找平衡,因此木管五重奏是室内乐组合中公认的“高难度”。
在当今世界古典乐坛的舞台上,木管五重奏已然不是个新名词,并被越来越多的乐迷朋友所喜爱,但是,当你了解它们发展背后的故事时,就会知道这奇妙的“和谐之音”来之不易。
事实上,木管五重奏与弦乐四重奏两者都形成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古典乐派兴盛时期,但木管五重奏这种演出形式并未受到重视,作曲家们都把精力放在创作弦乐四重奏的作品之中,而这些作曲家的名字你们也一定听过,他们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而对木管五重奏贡献巨大的三位音乐家康比尼、丹齐和莱查却因在当时名气并不大,未能让木管五重奏获得重视。
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全盛时期,情况变得更为糟糕,作曲家们热衷于交响诗、交响组曲、歌剧等创作,木管五重奏再次被忽略,这一时期的木管五重奏作品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直至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木管乐器制造乐器的技术得以发展,才让木管五重奏有了“崛起”的机会,吸引了许多作曲大家为其创作作品。这么说来,木管五重奏的发展真的是相当不容易,我们也庆幸在如今的音乐舞台上,能聆听到如此美妙的乐声。
来自深圳交响乐团的长笛演奏家乔业路、双簧管演奏家杨凯婷、单簧管演奏家张丰、大管演奏家王秉晨和圆号演奏家黄佳男组成的木管五重奏,为观众朋友带来莫扎特的歌剧作品《魔笛》中的音乐选段。
相信乐团的合作早已让五位演奏家之间默契十足,不知道他们演绎下的《魔笛》,又会给观众朋友带来怎样的听觉享受呢?小厅厅不剧透,就等你们亲临现场感受啦。
开票 深圳交响乐团×深圳音乐厅 漫游室内乐系列来啦,木管五重奏演绎《魔笛》
温馨提示: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身份证)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
其中现代格式是由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而衍生出的新文体,主要特点为以说理为目地,无传统格式,似散文。
其中现代格式是由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而衍生出的新文体,主要特点为以说理为目地,无传统格式,似散文。
深圳音乐厅作为深圳文化地标,是一座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音乐厅。深圳音乐厅微信公众号于线上定期发布重磅演出资讯、普及古典乐知识和寻找热爱音乐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