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6岁娃就自己走路上学,甚至横穿一个城市,去找另一头的爷爷奶奶 - 这事儿在挪威大家见怪不怪。为啥这些娃这么独立,而很多其他国家的孩子却怂得不行呢?
下午1点半,尼拉和阿里昂放学回家。进门后,他俩自己捣鼓点吃的,然后坐下来写作业,练钢琴,或者干点家务活儿。他们爸妈还得好几个小时才能回来。
有时候孩子们会和朋友出去玩儿,在街上疯跑或者野外瞎逛。唯一的规矩就是:该干的活儿得先干完,不然别想碰电子产品。
到这儿听着好像挺正常,但是这对小兄妹才10岁和8岁,而且他们已经过了好几年这种没大人管的小大人生活了。
他们住在挪威西南海岸的斯塔万格。和其他小伙伴一样,他们从6岁上学开始就自己走路上下学。没多久,他们就拿到了自己的家门钥匙。这就是挪威的育儿套路 - 绝对自由,强调独立、自主和担当,再加点户外乐子。
我从尼拉和阿里昂出生就认识他们了(他们爸妈是我铁哥们儿),我一直对他们拥有的自由空间感到惊叹。每次去他们家,我都忍不住把他们的成长方式和我们这些英国人比较。
虽说80年代的英国父母也不是完全管得严,但他们可没这么注重自主权。我8岁生日肯定没拿到自己的厨师刀,但尼拉几年前就有了。她用得可溜了;每周还得负责一晚给全家做饭。
“我想不出有谁不是这样的父母,”Nila 和 Arion 的父亲 Giancarlo Napoli 说。他回忆起 Nila 班上的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几年前搬到了另一个城镇。这个孩子现在没有转学,而是从家步行 20 分钟到火车站,再坐 20 分钟的火车,然后再从车站的另一端步行 20 分钟到学校。
“这个孩子每天这样做两次,没有人会注意到,”他说。(与此相关,据了解,年仅七岁的挪威儿童就独自从挪威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探望离异的父母。)
詹卡洛是英国人,2006 年在旅行中结识了挪威妻子莱娜后,他搬到了斯塔万格。他在附近的一所大学任教,现在已完全融入挪威社会,并且是自由放养式育儿俱乐部的付费会员。但他承认,他确实花了一些时间来适应。
当然,放养式育儿方式确实符合外界对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看法。看看他们,他们拥有全球最干净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极高,犯罪率低,拥有令人羡慕的产假和陪产假权利,审美情趣独具。
挪威在世界幸福报告中名列第七。它的 GDP 排名世界第十,财富基金规模世界最大,犯罪率世界最低。
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 9 世纪,维京人的孩子就以类似的方式长大:被当作成年人对待,并被要求参与任何需要完成的工作。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根深蒂固,以至于我采访过的大多数挪威人既无法理解他们的方法为何如此令人着迷,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特罗姆瑟大学儿童心理健康名誉教授威利-托尔·莫尔奇 (Willy-Tore Mørch) 表示,这种更加微妙的现代观念——更多地谈论感受,减少掠夺——在二战后逐渐流行起来。纳粹占领期间,该国大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新成立的工党政府迎接挑战,认为所有挪威人都应该为重建做出贡献,包括儿童。
“孩子们必须坚强、坚强,并被训练成独立和忠诚的人,”莫尔奇说。“也许今天的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但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任仍然是现代挪威儿童抚养中的基本关系品质。”
这种养育方式还有另一个更实际的原因。斯塔万格博物馆馆长兼历史学家梅特·特维特 (Mette Tveit) 说:“这里的大多数女性都在工作。”挪威是性别最平等的国家之一,约有 73% 的适龄男性在职,约有 67% 的女性在职。托儿服务也很普遍,而且价格非常实惠,这意味着外出工作在经济上是值得的。例如,幼儿园费用上限为每月2,000 挪威克朗(150 英镑),每天 10 小时,每周 5 天。在英国,两岁以下儿童全日制托儿的平均费用为每周 300 英镑。
Tveit 补充说,根据她的经验,挪威儿童非常独立,他们会自己安排与同龄人的玩耍时间。“我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了解父母是如何安排这些事情的,但在挪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会组织自己的社交活动并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做事。挪威儿童告诉父母他们在做什么是很正常的;征求父母的同意就不那么正常了。他们只是被信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当我与 Giancarlo 和 Lena 谈论他们的育儿方式以及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时,信任就成了话题。例如,在学校放假期间,他们很乐意让 Nila 和 Arion 整天待在外面,只要他们知道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孩子们都会遵守。